胡骊 发布的文章

这个星期都忙着加班,所以只能几个晚上断断续续地把《Linda Linda Linda》看完。

本来白开水的电影,到了最后,出现几个雨中校园的空镜,让我想起了离别多年的高中及当年的生活,难免有点伤感。整个影片都在淡淡地描写四个女生为“校园文化祭”的表演节目而日夜排练的生活,没有沉闷的学习,也没有激昂的励志片段,只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穿插友谊、音乐与说不出口的爱恋。

最后,希望找电影原声来听听,影片中有几首歌还是不错的。

转载一下影片简介:(http://www.gouyou.de/movie/68727360.html

山下敦弘的 “Linda Linda Linda” ,表面上走的是日本青春励志片的路线。类似题材的电影,之前就有矢口史靖的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和《喇叭书院》、磯村一路的《击浪青春》,以及更早的《五个相扑的少年》。这些电影都是以校园作为背景,讲述一群年青人因为要参与一场竞赛或者一次表演,需要学习某种他们不熟悉的技能 ( 韵律泳、演奏爵士乐、划艇,或者相扑 ),由最初不情不愿,到渐渐认真起来,并且互相建立起友谊,凭著团队精神,以及艰苦奋斗,终於做出一点成绩来。《击浪青春》虽然稍稍偏离了最后胜利的模式,强调只要完成比赛,包尾也无所谓,但故事仍是透过集体参与竞赛来重建信心的励志内容。

以「赖皮系列」闻名的山下敦弘,拍成的 “Linda Linda Linda”,进一步偏离了日本青春励志片的公式。影片讲述芝崎高校的几名女生,本来想找椎名林檎的歌,却无意中听到已拆伙的日本乐队 The Blue Hearts 的 “Linda Linda”,於是决定在校园文化祭上表演这首歌。她们组成的乐队,叫 Paranmaum。影片虽然描写她们日夜排练,但重点都放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上。她们在过程中建立起友谊,一起乘公车到老远的录音室练习,或者半夜三更偷偷潜入音乐室开著手电筒来练歌,像个秘密会社一样。她们走在一起,成为朋友,练歌倒是其次。影片并没有强调她们的艰苦奋斗,更多时候是拍摄她们在等候或者嬉戏。山下敦弘擅长描写人们漫无目的、懒懒散散的状态。片中的女生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百无聊赖,或曰 “hea”。她们因为一时意气,临时找来韩国交流生 Son ( 裴斗娜饰 ) 来做乐队主音,由於她的日语不灵光,因此出现了不少沟通上的错位。像其中一幕有男生用蹩脚的韩语尝试向她示爱,就完全是 “lost in translation”,牛头不搭马嘴。山下敦弘又捕捉了这位外来者看来有点格格不入的时刻,譬如她对著正在练习乐器的同伴怔怔地发呆的一场。

山下敦弘较多用长镜,也会拍人们背向镜头说话。有时更会加入一些无厘头,或者十分「麻甩」的处理。像其中有一幕讲述 Kyoko ( 前田亚季饰 ) 接到心仪男生的电话,她的哥哥却忽然在后面做起掌上压,并且大声地喘著气。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,她们竟然睡过了头,正要赶路却遇上大雨,弄得狼狈不堪。在表演场地裡,朋友都为她们著急,幸得两名女生拔刀相助,拖延了时间。那两名女生,现实裡都是玩音乐的。其中的小个子女生,叫汤川潮音;染金髮的那个,叫山崎优子。Paranmaum 的四名女生中,负责弹 bass 的关根史织,现实裡也是乐队 Base Ball Bear 的成员。

等到片中那四名女生终於赶到会场,她们已经被雨水打得浑身湿透,Son 走到台上更怯场起来。然而当音乐响起,她们就开始忘我地表演。山下敦弘又刻意在歌曲中间,插入了几个空镜,都是大雨下校园的无人角落,彷彿是在怀缅已经远去的青春。而台上台下的少男少女,都正在尽情地投入在音乐裡。山下敦弘的青春励志片,最后其实不求励志,只需要青春,以及音乐。

星期天醒来后看一部电影,这几乎成了习惯了。昨天很高兴看到《死神来了4(Final Destination 4)》出来了!看的时候还怀着对第3部的热爱去向往着这第4部。

《死神来了》的剧情几乎都是一样,几个人在主角的预示下逃过了一场死亡灾难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还者们还是逃不过死亡。第4部的灾难有两个,第一个是赛车场的意外,第二个是商场里的电影院的火灾。结局还是无一幸免。《死神来了》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没有任何鬼怪妖兽的出现,每个人的死亡都被安排在一个“多米诺骨牌效应(Domino Effect)”的意外之中,让人觉得这是死神的精密安排,或许就是天意吧。

 这第4部实在让人失望,电影重点没有放在剧情安排,而是在人的死相上,据说还增加3D效果(当然,我只看到2D效果)。因此,恐怖效果没出来,自然也比不上第3部了。细看一下,原来是换了导演。对了,看第3部时产生过疑惑,为什么这种构思的电影会出现在美国?后来才知道导演是个中国人——黄毅瑜(James Wong),而且是《The X Files》的开山导演!然而第4部换成个老外,于是只留下个框架,啥内涵都没有了。

早就从网上看到《SUMMER WARS(夏日大作战)》的介绍了,但从介绍来看,觉得不怎么样,还是看过以后才大受感动!

故事讲叙高二男生小矶健二受学姐(高三)篠原夏希的邀请,随她回乡下打工,而打工的内容居然是假扮她的未婚夫。但是打工开始的第二天,健二被怀疑是破坏OZ网的犯人,同时身份被揭穿。为了拯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OZ网,击败破坏者Love Machine,健二与阵内家族一起战斗。于是,刺激的夏日大作战开始了。

故事既融合了科幻元素,又强调家庭的亲情,节奏紧凑而情节流畅,高潮迭起,感人至深,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动画(电影)。难怪在日本被誉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!

最让我感动是阵内荣(夏希的曾外祖母)的遗言中的一句话:不输给人生。就是这句话,让我重新鼓起勇气,去面对那工作上的困难(一个困难重重的烂项目)!

PS. 很想说说故事设定中的东东:

1)OZ网。据说“OZ”是取自绿野仙踪(Wizard Of OZ)。OZ网既是一个虚拟世界,又是一个操控现实世界的管理系统。从虚拟世界的角度来看,跟Second Life(3D网络游戏)很相似——可以交友、玩游戏、购买现实的商品等;从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,就跟我们做的管理系统一样,不过OZ网的功能强大很多,只要拥有相应的权限,就可以操控所有系统——包括交通运输、医疗卫生、消防救灾,甚至是核弹的发射。由于集成度高,所以系统一瘫痪就使得现实世界一片混乱,就像公司的电脑操作系统瘫痪了,我们就可以放假一样。

2)OZ网中消息讨论。一条消息可以有多个不同关联的回复,每个回复又有回复,连起来的样子,让我想到了Google Wave。

3)OZ网的终端。OZ网的终端(连接OZ网的电子设备)可以是大型电脑、个人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游戏机等。显示效果会因设备的性能不同而不同,例如个人电脑上是3D画面,而手机上是2D画面,但是数据是一样。可以简单理解为QQ在电脑上和手机上的区别。把网络溶入生活,Google就是在做这个。

4)Windows与iPhone。动画中出现Windows界面,不禁感叹,玩游戏还得用Windows。而iPhone的出现,说明了这机器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。

5)密码破译。虽然说最常用的MD5已被破解,但还得用电脑来算。而动画中,健二居然可以人工破译密文,后面还进化到可以心算。这样的系统,这样的密码,难怪被入侵了。

今晚有个无知少女(不排除是人妖)在群里嚷着要谁给她个Ajax实现长连接的例子。对那女的没什么兴趣,但是她提的问题引起我的注意。

网上找到比较经典的文章:
Comet:基于 HTTP 长连接的“服务器推”技术

问了一下胖子,他说HTTP长连接的话,常用的是内嵌Flash作为客户端,而Ajax只能实现长轮询。

跟往常一样,早上起来已经是中午了(星期天总是这样)。于是睁开朦胧的睡眼,打开手机,看那一直都很期待的《杀人犯》(Murderer)。

故事讲述警察凌光(郭富城 饰)卷入了一场变态连环凶杀案中,当越查越深入的时候,一切的证据却指向他,最后得知凶手竟然是他收养的儿子。原来那“小孩”是凌光同父异母的哥哥,且患有“不老症”(身体长到一定年龄就不会再生长,智力却是成年人),他的目的就是对凌光进行报复。结局嘛,仍然给观众一个悬念。

看完后感觉还怪,剧情到达五分之四的时候就以一段二人(凌光与养子)对话来交代那小孩的身世,然后就是郭富城的“暴走”(发狂)表演。结局没有什么值得观众思考、感悟或收获。配乐与剪辑也需要下一定的工夫。其实剧情构思得挺好的,只是拍出来的效果没想象中那么好。也由于看了电影介绍,所以看的时候没任何悬念,从而加深对该片的负面评价。可能凶手的演员是小孩的关系,所以该演员没有过激的镜头与对白。而凌光的角色具有极大的发挥空间(演得好的话,绝对可以问鼎金像奖影帝),但是感觉郭富城的演绎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(就是演得不太好)。

当初是由于被宣传海报上郭富城的眼神吸引了,所以对该片充满期待,然而看完后是一片失望。

日本电影中,从来不缺青春热血励志类型的,当中还带点恶搞的也不少。《奶子排球》就是其中一个。

电影讲述一个新来的年轻女教师担任男子排球队教练时,误打误撞地答应了队员们赢得比赛后可以看一下她的奶子(胸部),然后那几个非常好色的初中男子排球队成员为此而努力奋斗。

电影传达一个很恒久的主题——为了达到最终梦想,展现奋力拼搏的精神。很久没看这样的电影了,作为一个消磨时间的小品来看还是可以的。

PS. 据说该剧本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,真实的故事中,排球队最后虽然赢了,但队长却说其实他们只是开玩笑而已,所以最后女老师也是没“露点”。

又是一个N久前看完,却忘了写感想的电影。

《渺渺》讲叙性格内向文静的日本交换女学生渺渺(柯佳嬿 饰)到台湾读书,吸引了开朗活泼的女同学小瑷(张榕容 饰),并交为朋友。渺渺误打误撞认识了忧郁男、CD店老板陈飞(范植伟 饰),并萌发了爱慕之意。但陈飞却沉浸在回忆里,心里只有死去的好友(男),并爱着他。渺渺努力逐步接近陈飞,而小瑷也渐渐萌发了对渺渺的爱意。最后直到渺渺要回到日本,这一个复杂的爱情链便瓦解了。

很复杂的爱情链,还特意插入同性恋,感觉跟《盛夏光年》有点像。剧情还可以吧,反正张榕容凭借这部电影获得2009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。对了,电影里插入了《旅行的意义》,成为我看这电影的一大亮点!

中学时住学校,中午午休时间被管制在宿舍,所以只能看书、听收音机或睡觉。忘了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午休时间,曾经听过《那年那班》这个广播剧,但断断续续的没听完。重新完整地听过后,觉得故事很平淡,但剧情还可以。

故事讲叙六个来自不同背景、不同个性的学生,因在英语补习班相识,并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。六年后因珮葵结婚而相聚,回忆起当年的点滴,而当年相恋的博历(吴奇隆 饰)和蓉英(雪儿 饰)却一直没有出现并成为众人话题。

博历与蓉英的分开,只是双方太爱对方了,而18岁的他们还没懂得处理周围事情,导致这样的结果。虽然让人觉得可惜,但这感觉才是学生时代的记忆。故事最后交代了两人都去美国,但没交代他们有没有相遇。这给人留下一个幻想的空间,幻想他们能够重逢并复合,又或者这只是作者的祝愿。

现在回想我当年的18岁,也有很多难忘的事情,但回想起来只能一笑置之。

最近喜欢上薛凯琪《It's My Day》这张专辑。特别这个月上旬,心情极度低落,发现越听越好听。

01.It's my day。专辑第一首歌就以轻快的节奏让人兴奋起来。该歌曲很符合薛凯琪的风格--真实、勇敢、开朗。

02.黑色泪滴。讲述失恋少女还在怀念旧男友的心情——还是放不下!歌曲节奏明快,而带点力度,感觉歌中女孩还是对没有恋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。非常喜欢这首歌,还特意要求公司的网管在11月11日(光棍节)那天,在公司放歌时间播放。特别喜欢那句“是不是,能跨越~”。

03.一个人失忆。又是失恋的少女在努力忘掉对方的痛苦心情。希望一个人失忆,消失在对方的世界里。相比《黑色泪滴》,此歌感情比较婉约。

04.复刻记忆。与绯闻男友方大同合唱,发觉两人的声音还是挺相配的。歌曲的感觉是让人微笑的伤感。

05.爱丽丝的第一次。风格及感觉跟本专辑第一首歌一致。勇敢的爱丽丝,跌倒后努力站起来,再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--应该是个很可爱的小女生吧。

06.我不需要Tiffany。Tiffany是法国一个名贵首饰的牌子。爱情从来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。(题外话:如果偶然买个名贵的戒指送给女生,对方或多或少都会点心动的。)

07.半路。未来的爱情该如何抉择?淡淡的忧伤、年轻的烦恼,明天再说吧。

08.找到天使了。“快乐的关键不是去哪里,而是谁在身边”。轻松的节奏,哼出相恋的快乐。

09.Red is…。暗恋的心情,时刻总是想起喜欢的对象。Red is You!

10.新不了情。还是关于失恋。“没有不了的拥有,确有回味在心头,最终会变醇酒”。今天的失去会让人悲痛、伤心,但当N年后回味,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美好。

PS. 前段时间狂听《慕容雪》和《苏州河 (慕容雪 国语版)》,特别喜欢《慕容雪》里的那句“不过不过”和《苏州河》里的“追怀追怀”。对了,相比之下还是《苏州河》填词写得好,该歌曲中还提到《枫桥夜泊》这首诗。

一直以来都有人问我,为什么QQ昵称叫“祭师α(希腊字母,即alpha)”?想起来,还得从高中说起。

高一时,学校邀请了外教(都是西方人)给我们上英语口语课。当时那老师要求我们给自己选个英文名字,方便上课。那时很傻,也不知道选什么名字好,于是借同学的电子词典来查,最后找到“Jacob”跟自己的中文名发音有点像,就选了它。但有个同班同学也选了这个名字,于是英语科代表要我们私下解决。也忘了是怎样解决的,结果是我把名字让给了他,然后选了“Wing”这个单词。后来觉得“Wing”很女性,想再换一个,但又想不到什么好名字。苦恼之中,想起了“Jacob”,并不断责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轻易把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?最后,受到《The X Files》影响,选定英文名为“Fox”沿用至今。重要的是,希望这名字能提醒自己要变得更狡猾,更懂得争取自己的东西!

高一下学期买了电脑,问表哥拿了个QQ号(那时QQ比较难申请),于是当时的QQ昵称便很自然地用了“Fox”,个人说明还写上“聪明和狡猾,只是看的角度不同“。

然后QQ昵称换了什么就忘了,只记得“幻の狐(幻之狐)”用得比较久。应该是高二的事情了,那时跟暗恋的女生表白被拒,觉得周围的事物都很虚幻。还有,觉得网络这东西不踏实(那时网络上聊天总被批评为带着面具交友),所以QQ昵称也取个“幻”字,同时保留狐狸的意思,便有了“幻の狐“。

大概是高中毕业时,受到日本动画《数码暴龙3》的影响,于是QQ昵称改为“祭师α”,一直到现在。其中《数码暴龙3》的女主角持有的数码暴龙叫“妖狐兽”,进化为“九尾狐兽”,再进化为“祭司兽”。由于很喜欢祭司兽的造型,而且隐含狐狸之意,所以取“祭司”为名,写成“祭师”是由于写错字,不过将错就错了。希腊字母“α”带有初级的意思,说明我想变得狡猾却还处于学着狡猾的阶段。而且“α”使名字更显特别。当时别人问到为什么叫“祭师α”时,我就是这么解析的。

有几个朋友评价“祭师”这名字,都说很恐怖。但是几个星期前,有个无聊的网友问我同样问题时,我也不知道哪来的灵感,说是“祭烦恼,祈快乐”。当时我看着自己打出的这几个字,也沉默了好几分钟,心想,原来也可以这么解释的。然后笑了出来——只是看的角度不同!

PS. 喜欢关于狐狸的角色:
    1)美国经典电视剧《The X Files》的男主角,Fox Mulder;
    2)日本动画《数码暴龙3》中女主角的数码暴龙,妖狐兽;
    3)日本动画《幽悠白书》中的妖狐藏马,能力是操控植物;
    4)经典童话《小王子》中的狐狸,与小王子偶遇,但也只是偶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