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ush to Chaozhou over Weekend

上周五下班前,明天去潮汕吧。于是,就在潮州度过了周六日两天。

本来的潮汕(潮州和汕头)之旅,为了避免赶路,改为呆在潮州。由于没有做好规划,浪费了不少时间。例如3次进出牌坊街(潮州最热闹的1地方)、没有住到有特色的旅馆、没有一条很好的吃货路线等。不过第一次随缘去玩,也是挺特别的。

关于交通

当前国内交通的发达,不仅体现在高铁的建设,还有多种交通工具和形式的补充。例如从潮汕站下高铁,两个人,打个顺风车到牌坊街,才20几块。超级方便舒适便宜!

还有,潮州市内遍布各种共享单车、助力车、电动车,不管回酒店,还是逛完逛完整个古城,都是很方便。不过如果骑了没有避震的车,最好不要走那些老旧的路,否则会颠簸到怀疑人生。

关于住宿

由于说走就走,我们计划先订个“7天酒店”(周六才100一晚),到了后边逛边找。但由于是周六,古城内的客栈民宿都订满了,最后还是睡了“7天”。

看了下,牌坊街的小巷子里、广济门城楼南面的城墙下,都有很多有当地特色的客栈民宿,都能很方便地游玩古城(潮州最热闹的地方了吧),而且当无所事是时,可以在大堂喝着功夫茶。当然,价格要比“7天”贵(一晚200以上吧)。

关于吃

虽然声称潮州有超级多的地方小吃,而且很有特色,但吃起来不是很香。大部分都是油炸的,而且口味有点重(偏咸),大热天的,对不上胃口。

大概参考了这篇攻略:潮州吃不停之——24小时美食指南

最佳的入口,应该是环城西路与西马路交叉处附近的“镇记牛杂店”,来碗中份的牛杂粿条。因为一般到潮州都接近中午了,先稍稍填一下肚子,再沿西马路一路吃过去。

点评一下吃过的那些。

粿条。比河粉软、粘一点的粉条。对于追求爽滑的人来说,吃不惯。一般以汤底配上牛肉丸、牛杂或牛肉等。

笋粿。据说要指定季节才能吃到。就是用米粉做的皮,包着竹笋、虾米等馅料的饺子。笋带来爽脆的口感。

春卷。虾米、猪肉、绿豆做成馅料,外皮包着油炸,个人比较喜欢。偏咸。

咸水粿。米粉做的迷你“钵仔糕”,碗形,中间凹进去的地方,放着咸菜。咸菜的油能流出来,整体口感是爽口弹牙。

蚝煎。“伟舅牛肉丸”那店里吃的。生蚝的个头相对比较大,入口即化,要是能少放点盐,能1给90分以上。

海石花。外形和1口感都是啫喱,而且毫无味道,需搭配糖、芋丸、红豆、牛奶、各种水果等来做成甜品。冰冻后,很好吃。

豆花。甜品。老板说不是普通的豆腐花,但吃起来就是豆腐花。

功夫茶。古城里很多茶馆,走累了可以进去坐坐,喝口茶。

牛肉火锅。吃的是广济门附近的“阿彬牛肉火锅”,人均100,顾客超级多,但吃起来没什么惊喜。也许是吃过澳洲和牛,就感觉这牛肉没什么味道。应该是牛肉脂肪含量比较少的原因吧。

关于玩

主要就是古城内外游玩了。数不尽怕牌坊的牌坊街、感觉只是个大水塘的潮州西湖、潮州古城墙、广济门城楼、广济桥和湘子桥等,都是打卡的好地方。

总体来说,潮州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,可以发掘广东的另一面。

Android Network Requset

一个只有自己在用的新闻阅读器,终于改为使用OkHttp发起请求了。原来一直用Volley,但是改用OkHttp之后,做更多的请求定制,为后面添加更多功能做准备。记录一下一些知识点:

首先是Android官方教程,关于执行网络操作的部分。有教授使用HttpsURLConnection链接网络的方法。

然后是主线程不能发起网络请求的问题。主要是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,把不占用CPU的IO操作(例如网络请求)都移到子线程执行。网络请求执行结束后,调用runOnUiThread方法回到主线程更新UI。

最后是OkHttp的教程。其异步请求,用起来有点像jQuery的ajax方法。

Android Studio Error, Gradle Project Sync Failed

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Android Studio提示“gradle sync failed”的错误了,还是记录下来,免得又得烦。

原因一般是网络错误,导致Gradle不能下载项目相关的依赖包。于是配置网络代理,Android Studio的网络代理配置界面没有支持socks5。

解决方法,参考文章:

简单来说,就是不要用Android Studio设置网络代理。我选择修改$HOME/.gradle/gradle.properties文件,加上以下配置:

org.gradle.jvmargs=-DsocksProxyHost\=127.0.0.1 -DsocksProxyPort\=1080

White Bread

白面包,小时候好像叫枕头面包。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材料,却需要要求比较高的面团。已经做过几次了,除了第一次有点效果,后面两次都鼓不起来,确实感受到对面团的要求高。这个面包适合做早餐,因为做好后需要隔夜常温存放。由于没有味道,基本夹什么食材都可以。先看看小高姐的视频:

总结如下:

材料

  • 高筋面粉:360g
  • 室温水:270g
  • 酵母:4g
  • 糖:12g
  • 盐:2g
  • 无盐黄油:25g(没有的话,可换成食用油)

工具

  • 土司模具:1个

步骤

  1. 室温水加入酵母,搅匀。加入糖、盐,搅拌,再放入高筋面粉,混合成团(面团比较湿)。不用揉面,饧面20分钟,让面筋自己形成。
  2. 面筋形成后,放入无盐黄油。揉面,让黄油揉到面团里。再次饧面20分钟。
  3. 揉面1分钟,弄出光面,饧面(发酵)1小时,发到两倍大。
  4. 手粘上干面粉,把面团放到撒了干面粉桌面。面团分成3等分,分别擀平并排气,再卷起。可以按小姐的做法弄成3股辫子,也可以直接把3个卷放到土司模具。发酵1小时左右,发8到9分满。
  5. 表面刷黄油或蛋液,放到预热好的烤箱,190摄氏度烤35分钟。
  6. 放凉后用塑料袋密封,室温保存,第二天可切片食用。

Sweet Potato Cake

特意买了红薯来做红薯饼。网站看了很多教程都没一个有准确的材料份量,就只好自己去尝试。第一次做出来效果还可以,记录一下:

材料

  • 红薯:250g
  • 糯米粉:100g
  • 糖:30g
  • 水:适量

步骤

  1. 红薯去皮,切成小粒,微波炉中火加热5分钟。建议先加热2分钟左右,拿出来翻一下,再继续加热。没微波炉,可以蒸熟。
  2. 熟了的红薯搅拌成泥,慢慢加入糯米粉和糖,混合成团。如果不能成团,可以加入适量的水。糯米粉和水的份量可以调节口感,越多糯米粉就越软。糖的份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节。
  3. 根据个人喜好,分成等份的团。逐个搓圆并拍扁,弄成圆饼形状。其实弄成什么形状都可以,但不能弄得太薄,否则煎的时候不好翻面。
  4. 电磁炉开60到100度火力,放不粘锅上煎熟。60度比较容易控制,100度的话大概1分钟就焦了,然后翻面两次左右就熟了。厚的话,要煎久一点。

做起来非常简单,完全可以由小孩来做,我负责煎。

A Machine for Cheating Pedometer

为了刷步数,做了摇步机。今天入手了直流减速电机,算是改成最简单的方案了。记录一下一路以来的方案与改良。

第一版,手机 + 9G舵机 + 微控制器

最初的版本采用Arduino Pro Micro来控制9G舵机。只是手头上正好有Pro Micro,也想试试控制舵机。刷步的原理是舵机左右摆动,把手机抬起一定的角度(大概30度)并迅速放下,刚好触发手机计步。最大缺点是摇步期间,没得用手机。

第二版,手环 + 9G舵机 + 微控制器

为了关闭计步软件的后台运行,也为了在摇步期间可以用手机,入手了小米手环2(便宜,但屏幕有老化bug,不建议入手)。每天晚上只需打开计步软件同步一下步数即可。摇步机的实现也改了一下,在舵机的转动端接上硬吸管,再挂上手环,舵机不断上下摆动,实现摇步。出于好奇和尝试,把控制器改为更便宜的ATTiny85(不到7rmb),后来不小心烧了控制器,回想这一决定真是明智。

这个版本用了满长的一段时间,后来CFO也要摇步,又再改良了一下。因为上下摆动两个手环,对于9G舵机来说,很吃力,于是改为抽拉的方式,舵机也从来回摆动改为连续转动(转一圈停一下)。机械原理是参考蒸汽火车的轮子。

特别版,手环 + 四足机械人

这期间做了个四足机械人(虽然目前还没写好程序…),绑上手环,一直做俯卧撑,也能摇步。但是一条腿3个舵机,四条退12个舵机,非常不划算。也只是玩玩而已。

第三版,手环 + 减速电机

前面两个版本有个很大的缺点,耗舵机,就是舵机容易坏。于是直接把坏了的舵机改为只能360度连续旋转的方式,并去掉了微控制器(也因为不小心烧掉了)。但是舵机的直流电机比较小,依然不耐用。既然都360度连续旋转了,就直接改用直流减速电机(拼多多3.9rmb/个),希望更耐用。试了下,只要3V供电,速度刚好。

整个过程,非常好玩,有点从原型到产品的感觉。

Compile and Install Aria2

昨天发现Debian服务器上的Aria2居然不能下载https的链接,才发现编译安装时,忘了设置开启SSL的参数。还是记录一下,以免后面又犯错了。

关于编译安装的教程,可以直接查看官方说明:

1. 安装相关依赖

详见官方文档。注意的是,Linux上,开启SSL,要安装openssllibssl-dev

2. 编译

官方文档已经很详细了,总结脚本如下:
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aria2/aria2.git
cd aria2
./configure --without-gnutls --with-openssl
make
sudo cp ./src/aria2c /usr/local/bin/

3. 部署服务

关于Aria2配置文件的说明,参考官方文档:

示例配置文件如下(参考路径:/etc/aria2/aria2.conf):

#OPTIONS
#下载路径
dir=/opt/aria2_download
#log路径
log=/var/log/aria2/aria2.log
#log-level: debug, info, notice, warn or error
log-level=warn
console-log-level=warn
#session
input-file=/var/cache/aria2/aria2.session
#最大下载数,默认5
max-concurrent-downloads=5
#校验完整性,只在bt下有效果,默认false
check-integrity=true
#断点续传
continue=true
    
#HTTP/FTP/SFTP Options
#同时连接的服务器数量,默认1
max-connection-per-server=5
#最大尝试次数,默认5
max-tries=20
#最小文件分割大小,默认20M
#min-split-size=20M
#单个文件最大线程,默认5
#split=5
#超时时间,默认60
#timeout=60
    
#BitTorrent Specific Options
#启用本地发现
bt-enable-lpd=true
#hash校验种子,默认true
bt-hash-check-seed=true
#最大打开文件数量,默认100
bt-max-open-files=200
#单个种子最大连接数
bt-max-peers=100
#在磁力下载中,保留torrent文件
bt-save-metadata=true
#监听端口,默认6881-6999
#listen-port=6881-6999
#最大上传限制,0是无限制
max-overall-upload-limit=100K
#下载完成后做种的设置
seed-ratio=1.0
seed-time=120
#bt-tracker=需要相关的服务地址
    
#RPC Options
#启用rpc
enable-rpc=true
#允许所有访问
rpc-allow-origin-all=true
#监听所有网络
rpc-listen-all=true
#监听端口
rpc-listen-port=6800
#rcp保存上传的元数据,默认false
rpc-save-upload-metadata=true
    
#Advanced Options
#下载时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,默认false
allow-overwrite=false
#此选项为true可能会导致下载进度丢失,默认false
allow-piece-length-change=true
#总是尝试恢复下载,默认true
always-resume=true
#指定dns服务器
#async-dns=true
#async-dns-server=8.8.4.4,208.67.222.222
#如果文件存在,自动重命名,仅适用于http,ftp
auto-file-renaming=true
#自动保存间隔,控制文件保存在.aria2中
auto-save-interval=60
#作为守护进程启用
daemon=true
#禁用ipv6
disable-ipv6=true
#磁盘缓存,默认16M
disk-cache=16M
#文件是否启用预先分配,默认prealloc
file-allocation=falloc
#最大下载结果在内存中保留数量,默认1000
max-download-result=500
#最大失败重试次数,默认0
max-resume-failure-tries=0
#下载完成时候执行的脚本
#on-bt-download-complete=/etc/aria2/on-bt-download-complete
#on-download-complete=/etc/aria2/on-download-complete
#on-download-error=/etc/aria2/on-download-error
#总体下载速度限制
max-overall-download-limit=1024K
#单个下载最大速度限制
max-download-limit=1024K
#保存下载进度,很有用的配置
save-session=/var/cache/aria2/aria2.session
#保存间隔,默认0
save-session-interval=60

# token验证
rpc-secret=123456

Systemd的服务配置文件(参考路径:/etc/systemd/system/aria2.service):

[Unit]
Description=Aria2 Service
After=network.target

[Service]
Type=forking
User=www-data
Group=www-data
WorkingDirectory=/var/cache/aria2
ExecStart=/usr/local/bin/aria2c --conf-path=/etc/aria2/aria2.conf -D
ExecReload=/usr/bin/kill -HUP $MAINPID
RestartSec=1min
Restart=on-failure

[Install]
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

4. 客户端

我用yaaw,纯静态页面,服务器上部署个Nginx即可:

Introduction to Progressive Web Apps

前几天打开Twitter,发现Chrome(版本80)的地址栏右边出现了十字图标,并提示“Install”。点击安装后,桌面和Chrome Apps都新增了Twitter图标。再双击该图标,就会以窗口形式打开Twitter。窗口像本地应用,但细看,只是没有了地址栏的Chrome窗口。好奇之下,发现这是PWA的最新形态!

Progressive Web Apps,简PWA,就是把网页应用化,或者是利用网页技术开发的应用。这家伙的好处是,对于绝大部分的网站来说,加几个文件就在原来网页的基础上,完成了客户端的开发。第一次看到这个技术提案时,非常激动,简直就是我们网站的救星,不用考虑如何开发iOS和Android的应用了。但其困难的地方是,统一标准和普及的问题。虽然得到越来越多浏览器的支持,但是Safari不太积极。

关于PWA相关的知识和教程,都可以在这里找到:

比较齐全的PWA资源:

收集了一堆PWA的网站:

值得推荐的是,对PWA技术很积极的Twitter:

注意的是,要使PWA被浏览器识别为可安装,需要一个正方形的图标。这个在做入门实例时折腾了很久才发现。

后面还想试试结合WASM,看看能否做出更好玩的东西~

Xiaomi Mi Pad, First Generation

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,国内推行在线教育,CFO下令入手个平板。找来找去,最后选择了小米平板1代。

本来个人偏好Nexus 9,8.9英寸2K屏,NVidia Tegra K1平台,64位CPU……重点是系统升级不是问题。但是发现屏幕普遍出现气泡的通病,比较难找到完美屏。有个谈到350RMB包邮了,因为迟了一点付款而错失了。无奈之际又看了一直心仪已久的联想Yoga平板,可惜还是贵。最后遇到这个小米平板1代,200RMB包邮,成色还不错。

说说小米平板的优点吧。大小适中,8英寸2K屏,NVidia Tegra K1平台,32位CPU,可插TF卡,有非官方的LineageOS 16(Android 9)可刷等等。

缺点嘛,只能买二手。电池肯定不耐用。32位CPU,虽然使用上没什么问题,但这个CPU(NVidia的GPU拖着CPU跑)还是慢。需要相机可用的话,目前只能刷LineageOS 14(Android 7.1.2),再上去就不能用相机了。自带外方(音箱)是垃圾。

总体来说,这个价格以及成色,加上续航能有4小时左右,已很超值了。就算作为儿童画板也不错。

记录一下刷机过程吧。

1)刷Recovery

刷机方法就不详细说了,一般adb或者fastboot命令都可以。但是发现原来TWRP的Recovery支持在刷img文件,包括Recovery。就是说,如果机器已经刷了TWRP,就可以进入Recovery刷最新的TWRP了。

2)刷ROM,LineageOS 14.1

由于LineageOS 15和16都不能使用相机,所以只能刷14了。详细介绍、教程,以及下载地址,见下文:

进入Recovery里刷就可以了。该ROM的作者提到,小米平板原来是有两个640MB的系统分区,需要合并分区后再刷。可能我买的已经合并了,所以不能执行这个(二手的好处)。作者提供的链接已不能访问,找到一个翻译的:

3)刷Root包

刷入LineageOS 14的官方root包即可:https://download.lineageos.org/extras

4)刷GApps,可选

由于是给小孩用的,没必要刷这个了。跳过。

5)装“冰箱”

由于机器只有2GB内存,所以有必要装个“冰箱”去冻结那些常驻后台的应用。由于安装后需要删除所有用户,再用adb设置“冰箱”的管理员权限,所以需要刷后系统后优先安装。免费版可以冻结10个应用,基本够用吧。下载地址:

如果“冰箱”不能满足需求,可以考虑使用Shelter,免费无限制。但其实现方式是把应用安装到“工作资料”区域,会造成文件、数据互通不方便。由于是小孩使用的,就没搞那么复杂了。下载地址:

6)消除WiFi图标的叉

国情问题,按教程去做就可以了。参考这个:

A Flower Bread

小高姐的视频是蒜香面包,但是我用了包汤圆留下的红豆沙做馅,所以标题取名“花朵面包”。这个面包的特点是颜值非常高,不需要揉面也很松软。

总结如下:

材料:

  • 酵母 2克
  • 温水 200克(我改为160克)
  • 高筋面粉 200克
  • 杜兰面粉 100克(用来增加香味,可以用麦香面粉或者直接用高筋面粉代替)
  • 糖 12克
  • 盐 2克
  • 油 24克
  • 蛋黄液 适量(扫面包表面)
  • 红豆沙 一包(购买现成的)

做法:

  1. 室温水放入酵母,混合成酵母水。面粉中加入糖、盐、油,混合,再倒入酵母水。揉面到没有干面粉,饧面20分钟。再揉面1分钟,揉到光面。表面加油,饧面(发酵)1.5到2小时。排气,分成4等份。拿一份面团擀平,成圆形,大概手掌大小,放到烤盘纸上,上面铺一层红豆沙。依次再铺擀平的面团、红豆沙,直到最后一层面团。
  2. 中间按个圆圈(用碗底、杯底之类),沿着圆圈切8等份。取一份再切一刀,长一点,插入圆圈范围。两个手拿起刚切开的两小份,分别往外卷两圈,把后面捏起来再收回去,再轻轻把层次打散。剩下7个一样的做法。包上保鲜膜,发酵45分钟到1小时。这里文字描述不太清晰,直接看视频吧。
  3. 最后表面刷蛋黄液。烤箱预热,205摄氏度烤25到28分钟。

我这次的做法是材料份量减半,烤箱预热,190摄氏度烤15分钟。外形漂亮而且好吃,发到朋友圈获得不少赞。馅料除了蒜和红豆沙,好像还可以用其它,例如花生酱。